行測常識模塊,法律常識一直占據著比較大的比重,考生在日常學習中要重視法律常識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民法的重要原則。
1、等原則
平等原則主要表現在是三個方面:第一,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平等、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法律地位平等;第二,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由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決定各自享有的民事權利和負擔的民事義務;第三,法律對民事主體實行平等的保護。
2、意思自治原則
意思自治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享有完全的自由,按照自己內心的真實意思決定是否締結民事法律關系,任何機關、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在合同法稱為合同自由原則,在物權法稱為所有權自由原則,在婚姻家庭法稱為婚姻自由原則和收養自由原則,在繼承法稱為遺囑自由原則,在商事特別法稱為營業自由原則。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當遵循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在合同關系中要兼顧雙方的利益。該原則要求民事活動所設定的權利與義務要合理,不得顯示公平。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時,不得以損害第三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方式,使自己獲利。該原則要求一切市場參加者應遵循誠實商人和誠實勞動者的道德標準,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從而維持市場道德秩序。
5、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故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不得違反法律,也不可違背公序良俗。這一原則在社會生活中起到了維護國家和社會一般利益和基本道德的作用,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從法律角度來說該行為屬于無效行為,沒有法律效力。
6、綠色原則
綠色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時應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該項原則是一項政策性原則,隨著生態文明工作的重視,綠色原則也被納入民法的范圍。
以上介紹了民法的重要原則,如果您對民法不是太了解,可通過我們平臺咨詢在線專業人員,或者直接網上搜索相關民法的案例。
Copyright © 河北萬垚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