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如何辯護?當犯罪嫌疑人遇到刑事案件被抓之后,有些人會選擇委托律師來進行刑事辯護,有些人也會自己給自己辯護,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辯護,在辯護的過程中可能會影響法官的判決,為了能得到好的辯護結果在這里給大家分享幾點刑事辯護時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要善于準確歸納并找出辯護的法定理由。
律師常用的四類辯護法定理由
1、無罪或不負刑事責任辯護的法定理由。
在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中,可作“無罪辯護”或不負刑事責任辯護的情形大致有三種:
(1)刑法不認為犯罪的。
如《刑法》第三條法無明文不為罪,《刑法》第十三條 “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為罪。
《刑法》第十六條“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原因造成的危害行為不為罪。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三)項“證據不足”的無罪推定。
(2)刑法規(guī)定不負刑事責任的。
如《刑法》第十六條年齡方面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除犯故意殺人、故意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項罪名以外的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八條精神方面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時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十一條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
(3)刑法不予追究的。
如《刑法》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已過追訴時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四)項規(guī)定自訴案件受害人不起訴或撤回起訴的,不予追究。
2、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辯護的法定理由。
在犯罪主體刑事責任能力方面的有:年齡方面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歲的,精神方面間歇性精神病人,生理方面又聾又啞的人、盲人等。
在主觀方面惡性程度較小的有:防衛(wèi)過當、緊急避險過當、預備犯、未遂犯、中止犯等;在犯罪作用方面較小的有:從犯、脅從犯;在犯罪后將功折罪的表現有:自首、立功等。
一些特殊規(guī)定,例如,《刑法》第十條規(guī)定在國外受過刑罰的可以免除或減輕處罰。
《刑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除處罰。
《刑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的人或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等。
3、罪輕辯護的法定理由。
通過此罪與彼罪之辯改變定性,將重罪辯成輕罪,最終提出罪輕辯護觀點。主要有:
(1)主觀上的重罪變輕罪,如將故意殺人罪辯成過失殺人罪。
(2)單一主體上的重罪變輕罪,如公職人員的貪污罪辯成非公職人員的職務侵占罪。
(3)單一主體變成雙重主體。
例如將自然人犯罪辯成單位犯罪,我國對單位犯罪的處罰是對單位適用財產刑,對自然人則
(4)刑減一等,特別是沒有死刑。
時間差上的罪輕,《刑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以修訂后的《刑法》實施日1997年10月1 日為界,在此前所犯罪行,按從舊兼從輕原則處理。
(5)多人犯罪中的罪輕,如前所述共同犯罪或犯罪集團中的從犯、脅從犯;六是多罪中的罪輕,根據數罪并罰原理,將數罪辯成一罪,以達到罪輕而從輕、減輕處罰的目的。
4、注重抗辯從重處罰的理由。我國《刑法》明文規(guī)定應當從重處罰的情形有:《刑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的“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教唆犯,《刑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累犯。實踐中公訴人要求酌定從重處罰的還有:(1)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相對于主犯,(2)教唆犯相對于被教唆犯,(3)慣犯相對于偶犯,(4)受過刑事處罰的人重新犯罪(又不構成累犯)相對于初犯,(5)拒不如實坦白供述罪行的,(6)拒不退贓或拒不交代贓款去向的。
二、不要忽視對被告有利的酌定情節(jié)。
相對于法定情節(jié)而言,酌定情節(jié)指的是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但依法學理論和司法實踐,可以酌情考慮對被告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
(1)性質上的酌定情節(jié)。從法理上講,相對于直接故意的間接故意,相對于積極作為的消極不作為,都是司法實踐中經常考慮的從輕處罰酌定情節(jié)。例如,司法實踐中同是受賄罪,對被動收賄者的處罰往往輕于主動索賄者,間接故意殺人的處罰也輕于直接故意殺人。
(2)主觀惡性程度的酌定情節(jié)。民事糾紛引出的刑事犯罪相對于偶發(fā)的刑事犯罪,突發(fā)性犯罪相對于預謀性犯罪,出于義憤的犯罪相對于無緣無故的犯罪,處罰都輕重有別。
(3)犯罪后因交代罪行或退贓而形成的酌定情節(jié)。
(4)犯罪次數上的酌定情節(jié)。相對于慣犯的偶犯,相對于累犯的初犯,都是從輕處罰的酌定情節(jié)。
(5)實得利益方面的酌定情節(jié)。湛江走私案中,副市長楊衢青犯走私普通貨物罪,本該判死刑,法院考慮其“并非走私貨主”,乃輕判其死緩。
(6)量刑平衡主次方面的酌定情節(jié)。我國雖未實施判例法,但法院往往都要考慮上級法院和本院對同類案件的量刑,還要考慮同案各被告如何拉開檔次的問題。這也是刑事案件中,為何常出現主犯之間量刑不同、從犯之間量刑也不同的原因。
三、要敢辯、善辯和明辯。
敢辯與善辯、明辯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敢辯而不善辯,就會造成辯護可聽不可取;善辯而不敢辯,人們聽來會感覺辯護觀點圓滑有余,份量不足;善辯而不明辯,其辯護結果則讓人不知所言何意,所指何物。若把敢辯、善辯、明辯結合在一起,則會讓人感知你的辯護既有獨立見解,又言詞得體,更是目標明確。據我所知,當事人對辯護律師最有意見的是不敢辯,最抱怨的是不明辯,最挑剔的則是不善辯。
四、切忌歪辯、亂辯和錯辯。
就是歪曲事實、曲解法律、顛倒是非的辯護。這類辯護本意也許是好的,但方式不對,結果則恰得其反。
五、律師辯護應尊重委托人或被告意見。
違背被告意志辯護常見的情況有:被告要求作無罪辯護,而辯護人堅持作有罪但罪輕的辯護;被告要求作改變定性之辯,而辯護人堅持按起訴之罪作罪輕之辯。事先充分與被告溝通,絕大多數被告都會接受律師的辯護意見,或經反復溝通形成共識。
刑事案件中這幾類人都可以是刑事案件辯護人1、律師。2、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前提是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
違反了刑法就會受到刑法的制裁,在眾多制裁中,是最為嚴厲的一種,也是打擊犯罪分子,維護社會秩序最有利的保障之一。那么 刑事處罰包括哪些 ?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刑事處...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觸犯刑法,于是糊里糊涂就違法犯罪了,比如最近很火的微信內容涉嫌犯罪案件,像這類輕微刑事案件很可能就會被刑事拘留, 刑事處罰會留...
刑事案件只要你不認罪會取保嗎 ?取保候審是相關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種暫時不予羈押的處理。但是想取保候審相關行為人是需要符合相關條件并按照相應的取保候審的流程進行...
刑事案件隱瞞案情什么責任 ?隱瞞事實一般不會構成犯罪,但是會被拘留或者罰款。刑法上的虛構事實,就是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實,騙取他人信任,可以是虛構全部的事實,也可以是...
刑事辯護作為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刑事訴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歷史要追溯到古羅馬時期。 刑事辯護案件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萬垚法律顧問為大家做出了詳細介紹,供...
現實生活中,偷竊情況時有發(fā)生,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盡快報警,不管多少錢。那么 偷竊多少算刑事案件 ?我國刑法中將盜竊主要定位三檔,也就是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和數額特別巨...
Copyright © 河北萬垚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