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個人、企業還是政府都有資金壓力的時候,而融資是解決資金壓力的最重要手段,融資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主體要根據自身的能力和優勢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那么,資本市場的融資方式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
1、發行企業債券
企業債券用途多為新建項目,利息高于同期銀行利率、期限為二至三年。市場上一般大型企業發債較多。中小型企業如果有盈利較高的項目、資金需求量較大,可以采用這種方式融資。關鍵是要解決債券的包銷、利息支付、如期償還等具體問題。
2、發行信托產品
信托產品是近兩年市場的熱門品種,一般委托信托投資公司向民間私募,用于一些大型的基建項目,給投資者的利率高于銀行同期利率,另需要向信托投資公司支付信托傭金。信托產品屬于金融創新品種,中小科技企業如果有成熟的發展項目及良好的盈利模式,可嘗試用此方式委托投資公司協助融資。
3、資產證券化
中小企業將資產抵押給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或商人銀行),由投資銀行發行相應等價的資產證券化品種,發券募集的資金由中小企業使用,資產證券化品種可通過專門的市場進行交易。
4、資產股份化
中小企業可以根據公司資產實際,將凈資產作為股份劃分,采取管理層持股、員工持股及向特定的股東發售股份的方式募集資金,并實現股份的多元化。
5、國內證券市場
事實表明,近期中小企業上國內證券市場的數量增多、進程加快;另外,將來計劃推出的創業板市場更為中小企業進入證券市場打開了通道。中小企業可關注這一市場,了解相關政策規范,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進入國內證券市場。
6、**創業板市場
**創業板創辦于2000年,香港證監部門仍積極鼓勵內地民企、特別是中小科技企業到**創業板上市;如果中小企業資產質量較好,產品科技含量較高,有一定的現金流,愿意支付約占融資額1/4至1/8的中間費用,仍可將該市場作為融資的途徑。
7、海外創業板
除了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之外,新加坡、加拿大、澳洲和新西蘭等國,均設立了針對中小科技企業上市融資的創業板。一些新興市場,如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的創業板,十分歡迎中國內地的科技企業上市。從已在這些市場上市的內地企業看,盡管門檻較高、手續復雜,但融資的額度相對較大,通過增發及配股再融資的機會較多,市場表現較好,并有利于上市公司擴大當地的影響,產品進入當地市場。
8、產權交易市場
產權交易在國內方興未艾,各地都設立了股權、資產交易的中介市場。產權交易比較規范,對出售的資產、股權均有相應的價格評估體系,交易方式基本市場化。中小科技企業為了解決資金緊缺,可將部份股權專利(無形資產)及有形資產在產權交易所掛牌,既可以解決企業內部資金緊缺,增加現金流;又可以為進一步的資本市場運作打好基礎。
9、上市公司并購
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面臨產業轉型或升級,需要以募股資金去發展科技含量高的新項目。相比之下,通過并購整體條件較佳的中小科技企業,比新上同類項目投資省、見效快。因此,符合上市公司收購條件的中小科技企業,可積極與有產業關聯度的上市公司接觸,尋找其收購股權或資產、專利、項目的機會。中小科技企業借此途徑,不僅可以為自身發展開辟一條融資渠道,也達到了間接上市的目的。
綜上,資本市場的融資方式有哪些?包括發行企業債券、發行信托產品、資產證券化、國內證券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上市公司并購等。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咨詢。
Copyright © 河北萬垚律師事務所